首页 >> 每周能源新闻

巨轮搁浅苏伊士运河,全球能源运输受阻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谁将受益?

 


(图片来源:百度)

巨轮搁浅苏伊士运河,全球能源运输受阻

323日,一艘中国台湾长荣集团货轮“长赐”(Ever given)号,在开往荷兰的途中经过苏伊士运河时,因遭强风袭击偏离航道,最终搁浅运河并卡在河道中央,致使整条运河南北向至今处于全线瘫痪中。

在被堵后,苏伊士运河管理局随即派出多艘拖船紧急救援,并出动挖土机,试图清除淤泥,希望能移动这艘货轮,此次负责救援的是皇家波斯卡里斯公司旗下的SMIT公司。当地时间周四凌晨,SMIT已经派出一支8人的团队登船进行检查评估。最初水下评估的主要内容是运河这一位置的河岸坡度。皇家波斯卡利斯公司发言人Schuttavaer表示,这意味着可能需要移除压舱水以及船上的燃料,从而减轻其重量,以便转移。

最新进展是“长赐”号有松动的迹象,据路透社和CNBC等报道,一位航运消息人士和目击者表示,导致苏伊士运河瘫痪的巨型货轮“长赐”号已经部分重新浮上水面,并沿着运河岸线移动。苏伊士运河管理局表示,已有9艘拖船参与救助工作,运河有望尽快恢复正常通航。

难的不只是被“卡死”的“长赐”号,还有在苏伊士运河上排队等待“通关”的上百艘船舶。根据彭博社收集的航运数据,当地时间周三,共有185艘船只等待通过运河,《劳埃德船舶日报》的估算为165艘。Vortexa资深货运分析师Arthur Richier表示,初步情报显示,载有1300万桶原油的10艘油轮可能受到苏伊士运河航道拥堵影响。1300万桶原油被堵,对石油市场的冲击立竿见影。国际油价24日大幅收涨。

截至当地时间324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3.42美元,收于每桶61.18美元,涨幅为5.92%;5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3.62美元,收于每桶64.41美元,涨幅为5.95%

中国能源网首席研究员韩晓平指出,相较于中国市场,此次事故对欧洲的影响更大,尤其是意大利等南欧国家,因为国内的油大部分不经过苏伊士运河,不过全球油价的波动会间接影响国内市场。货轮也可以选择绕道好望角,但运输的成本肯定会明显增加。彭博社称,苏伊士运河受阻可能对全球能源供应链造成不利影响。原因是欧洲和美国的炼油厂依赖苏伊士运河运输中东石油,如果运河持续阻塞,进口商可能不得不寻找替代供应,从而抬高替代品的价格。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坦言,这的确对油价有很大的冲击,油价在一天内已经涨价了比较多,现在不明确到底会堵多久,有多严重,但对于石油市场的冲击不会是长时间的,一旦疏通,油价就会失去利好的支撑,在疫情影响下进一步走低。的确,在周四曝出“长赐”号开始松动的消息后,油价就开始回撤。周四亚盘午后,WTI原油期货一度跌至60美元/桶下方,日内一度跌近2%,布伦特原油期货也跌到了64美元/桶下方。

其他商品贸易市场也惴惴不安。比如全球最大纸浆制造商警告称,全球货轮塞船可能导致木浆供应中断。总部位于巴西的木浆制造商Suzano主要以散装货运船运输木浆,该公司CEO Walter Schalka表示,随着货柜船需求激增,吃紧的情况已开始外溢至影响散装船,并且可能导致Suzano的出货延后。

损失不止如此,“任何长时间的中断都意味着船舶需要改变航线,这将会推高运价”。韩国海事研究所研究员ChunHyungjin指出。船舶经纪公司BancheroCosta的研究主管Leszczynski则表示,船舶绕行好望角将使从亚洲到欧洲的航程增加大约两个星期,会带来巨大的额外成本,并打乱所有航班安排。

据彭博社25日消息,经粗略估计,航道拥堵造成的损失约为每小时4亿美元。《劳埃德船舶日报》的统计数据则显示,航道西行运输价值约为51亿美元/日,东行运输价值约为45亿美元/日。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谁将受益?

我国的碳交易市场未来将是世界最大的,碳中和也确实会使部分企业成本提升,结合我国特色,初期肯定会更加利好国有电力及相关节能产业链企业,未来全部成熟落地之后将会利好更多相关新能源及节能企业。

一、中国将成为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随着“碳中和”的关注度持续提升的同时,架构与分工也逐渐明朗。早在今年13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就曾表示:“我们会加快支撑系统的建设,注册登记系统在武汉,交易系统在上海,尽快的在线上开展第一单的碳排放权交易。”

随后于32日明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于6月底前上线,交易中心将在上海落地,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作为具体承建方;而碳配额注册登记系统将在湖北武汉建立,建立光谷、武昌两个数据中心。在北京建立数据灾备中心。

在“碳中和”目标提出后,202012月底,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并于202121日正式实行。该办法实施后,碳交易将扩展至全国。

根据《自然》杂志数据,2020年全世界的年碳排放总量约为336亿吨,较2019年全年下降了6.4%。其中中国的碳排放占全球的30%。中国每年碳排放的增量比全球除中国外所有国家加一起都多。发电、钢铁、电解铝及水泥等八大行业占碳排放总量的70%,仅电力行业碳排放40亿吨,八大行业加一起大概80亿吨。

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我国2225家火电企业率先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发电、钢铁、电解铝及水泥等八大行业将在“顺利对接、平稳过渡”的基调下逐步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以上这些属于全国碳交易市场所覆盖的高耗能产业,且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企业(即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将会列为重点排放单位,才会拿到排放配额。

仅这第一阶段纳入控排范围的发电行业其实就足以让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碳市场。

二、碳价在未来将会是多少?

此前,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提及中国碳的合理价格应该在200~300/吨。因为太低,就起不到促进企业减排的作用。另外根据ICF2020年中国碳价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价格(平均)预计将从2020年的49/吨稳步上升,到2030年将达到93/吨,并于本世纪中叶超过167/吨。

在分配形式方面,未来在将所有行业全部纳入后,可能会采用部分免费和部分拍卖的形式分配。在之前做试点的时候,上海、天津及广州也做了相关的尝试。上海2020年拍卖了两次,每次是200万吨。

三、碳中和碳交易的第一批受益者将是国有电力及相关公司

之前的供给侧改革使市场竞争格局改善。大量产能落后,产能过剩企业被淘汰,而这些企业大部分是中小民营企业,活下来的大企业市场占有率上升,行业利润率提高。与本次碳交易,碳中和密切相关的煤炭、钢铁、电力行业目前主要是央企、国企。而这些企业做碳减排,也会更倾向于国资背景的综合能源管理企业进行合作。

要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国资委主任郝鹏也曾表示:推动央企利润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另外,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批纳入企业是少数电力企业,所涉及2225家电力企业,其实对他们并不是利空。由于当前碳排放全交易市场的前期工作重点是新设、启动与开张,所以预计给首批成员的碳额度都是比较宽松的,只有成功启动市场,市场走上正轨后的额度配给将逐步严格,所以首批加入的电力企业相对于以后成员的碳额度就等于变相享受了优惠。以上因素都将利好于国有电力企业及其相关子公司。

另外,不少人也关注了碳捕集与封存、驱油技术(CCSCCUS),但是这种技术比较复杂,不成熟,投资很高,争议也比较多。国内中石化,神华等企业的共十余个项目均处于探索期。我们目前对碳排放也主要采用物料测算法的方式而非CEMS监测的方式。

最后,碳中和与碳达峰当前是热点,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国策,几乎所有重点地区与央企都称将提前碳中和。也有部分企业通过炒作短时间成为了明星企业,但碳中和毕竟是大计,很多事情还在研究、发展,甚至很多标准还要完善,首批参与交易的只是火电企业。过度解读会透支未来产生泡沫。短期内,碳中和碳交易及相关企业的关注度有着较大的波动。而碳排放权落地之后相信更多国有及相关民营企业还会迎来更多机遇。

石油与天然气市场:

苏伊士运河因搁浅事故关闭,国际油价应声上涨:21世纪经济报道,324日,贯通欧亚的苏伊士运河因巨型集装箱船搁浅被迫封航,可能对全球航运产生重大影响。消息一出,国际油价应声上涨。324日,布伦特油价报62.55美元/桶,涨幅2.76%WTI油价报59.4美元/桶,涨幅2.8%。报道称,后续来看,目前原油供需面仍显疲软状态,原油或将进入一段较长时间的调整期。

北方清洁取暖项目申报:连补3年,省会7亿、地级市3亿:近日,财政部等4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申报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的通知》。《通知》明确除已纳入中央财政冬季清洁取暖试点的43个城市,其他冬季实行清洁取暖且有改造需求的北方地区地级以上城市均可申请纳入支持范围,每省(市、区)限报3个城市。补贴标准为:省会城市7亿元、一般地级市3亿元,连续支持3年。支持改造内容包括:“煤改气”“煤改电”,以及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工业余热、清洁燃煤集中供暖(满足超低排放标准)等多种方式清洁取暖改造。

申能与道达尔合资成立LNG贸易公司:道达尔中国发布消息,近日,道达尔与申能集团签署约束性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道达尔每年将向申能集团供应 140 万吨液化天然气(LNG),并与申能集团成立一家合资企业。道达尔与申能集团在该合资企业中的持股比例分别为 49% 51%

合资企业将向上海及周边长三角地区的客户销售由道达尔独家供应的液化天然气。此外,道达尔还将向申能集团天然气子公司上海燃气供应液化天然气,用于其分销业务。合资公司和上海燃气分销业务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将通过长期液化天然气购销协议从道达尔的全球液化天然气资源池中获取,年供应量将达到 140 万吨,期限为 20 年。这些天然气将交付给申能在中国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

道达尔:天然气是支持能源转型的关键一环:财新网报道,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道达尔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潘彦磊(Patrick Pouyanné)表示,天然气是支持能源转型的关键一环;天然气如用在发电上,碳排放会比煤炭要降低一半。他表示,天然气在碳价核算上也比较有优势。天然气的使用也可以提高空气质量,降低颗粒物排放,降低甲烷等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他预计2030年之前,全球天然气会实现每年1.5%的增速。

IEA2021年全球石油需求将激增6%:中国石化新闻网讯,据阿纳多卢新闻消息,国际能源署(IEA)日前发布的月度石油报告预测,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6%,即550万桶/天,达到平均9650万桶/天。2021年,预计亚太地区的消费量最高,为3580万桶/天,其次是美洲的3010万桶和欧洲的1390万桶。IEA表示,由于美国石油减产,沙特额外减产100万桶,2月份全球石油供应减少200万桶,至每日9160万桶。

沙特阿美:将保障中国50年以上的能源安全:澎湃新闻报道,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沙特阿美总裁、首席执行官阿敏·纳瑟尔表示,平稳的能源转型至关重要。目前来看,石油在很多领域还没有替代品。因此未来在很长时间里,发展石油和新能源需要双管齐下。在这段时间内,降低现有能源的碳足迹将是全球面临的共同议题。纳瑟尔还强调,沙特阿美将保障中国50年以上的能源安全,而不仅仅局限于未来5年。

天然气管道运价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32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暂行)》征求意见稿。该管理办法适用于国家管网集团和其他市场主体经营的跨省区天然气管道,明确管道运输价格管理采取分区核定运价率、按路径形成价格的方法,即以宁夏中卫、河北永清、贵州贵阳等管道关键节点为主要界限,将国家管网集团经营管道划入西北、西南、东北及中东部四个定价区域。

征求意见稿要求,国家管网集团应当与所有用户签订管道运输合同,并根据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运价率,以及天然气入口与出口的路径和距离,明确管道运输费用。

煤炭与电力市场:

发改委:支持具备条件的非电网直供电用户改为直供电:32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推动工商用电同价政策落实,支持具备条件的非电网直供电用户改为直供电,严查供电环节不合理收费,确保国家电价政策优惠落实到位。

方案还提出,适应新能源汽车和寄递物流配送车辆需求,优化社区、街区、商业网点、旅游景区、度假区等周边地面及地下空间利用,完善充电电源配置和布局,加大充电桩(站)建设力度。鼓励充电桩运营企业适当下调充电服务费。

“十三五”电能替代超8000亿千瓦时:中国电力报报道,2020年,我国积极推进电能对化石能源的深度替代,电能替代电量超过2000亿千瓦时,终端电气化水平达到27%。“十三五”期间全国电能替代规模超过8000亿千瓦时,占新增用电规模的44%。到2025年,我国电力需求响应规模有望达到7000万千瓦,占最大负荷的4%左右。

电煤消耗季节性回落,预期炒作下市场价格上涨322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文称,目前国内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基本完成,工商业活动基本恢复,加之北方部分地区供暖季结束,水电等出力增加,预计电煤消耗将季节性回落,煤炭需求即将进入淡季。受主产地省份安全大检查、煤管票控制严格,产量恢复或低于预期。预期炒作下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大幅拉涨,北方港煤炭贸易商挺价情绪增强、捂货惜售情况有所加剧,带动北方港现货价格高位震荡上涨;但下游采购能力和意愿不足,交易双方分歧较大,实际成交有限。

澳大利亚遭百年一遇洪水,全球最大煤炭出口港受冲击:新浪财经323日报道,澳大利亚东部州爆发洪水,正在对全球最大煤炭出口港口的活动造成冲击。受影响区域包括Hunter Valley的关键煤炭地区和纽卡斯尔港,这可能导致煤炭价格延续本周一涨势并触及两年高点,欧洲煤炭价格也受这一消息推动上涨。这场百年一遇的洪灾已迫使嘉能可和兖煤澳大利亚等公司减产。

华龙一号海外首堆成功并网发电:中核集团报道,当地时间318日,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2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这是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海外建设取得的重大里程碑。该机组每年发电近100亿度,能满足当地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

2021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规模预期达9.7GW/19.9GWh彭博新能源财经报道,2020年全球新增储能规模达到5.3GW/10.7GWh,大幅高于20193.4GW/6.8GWh的装机规模,创下年度新增部署规模新高。据预测,从目前到2023年,全球储能装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37%2021年的新增投运规模预计将达到9.7GW/19.9GWh2022年突破10GW大关,2023年达到13.8GW/29.4GWh

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市场:

北方清洁取暖项目申报:连补3年,省会7亿、地级市3亿:近日,财政部等4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申报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的通知》。《通知》明确除已纳入中央财政冬季清洁取暖试点的43个城市,其他冬季实行清洁取暖且有改造需求的北方地区地级以上城市均可申请纳入支持范围,每省(市、区)限报3个城市。补贴标准为:省会城市7亿元、一般地级市3亿元,连续支持3年。支持改造内容包括:“煤改气”“煤改电”,以及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工业余热、清洁燃煤集中供暖(满足超低排放标准)等多种方式清洁取暖改造。

水利部:2021年创建50座以上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人民日报325日报道,据水利部消息,“十三五”期间,23个省份累计创建了616座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2021年将再创建50座以上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截至目前,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任务基本完成。截至2020年底,长江经济带2.5万多座小水电站中,共退出涉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或缓冲区、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电站3500多座,完成整改2万多座,消除减脱水河段9万余公里。其中,浙江、江西以清理整改为契机,同步建立了小水电生态流量监管长效机制。

2021年河北405亿打造85个氢能项目近日,河北省发改委发布《河北省2021年氢能产业重点谋划推进项目清单(第二批)》,涉及85个项目,总投资约405亿元。项目涵盖制氢、装备、加氢站、燃料电池、整车/专用车、应用示范、技术研发七个方面,唐山和秦皇岛成为应用重地,其中秦皇岛将示范运行500辆物流车、港区内20辆自卸车及装载车、100辆公交车。

青海省新能源发电量创历史新高青海新闻网322日报道,319日,青海省新能源发电量达13613万千瓦时,其中风电发电量9318万千瓦时,新能源、风电发电量均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青海省全网新能源总装机达2449万千瓦,占全网总装机容量的60.8%,新能源装机占比居全国首位。其中,风电总装机848万千瓦,占新能源总装机的34.6%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海南出台禁塑联合执法行动方案新华社电,《海南省2021年禁塑联合执法行动方案》于近日出台,要求针对违法生产、销售、储存、使用禁止目录内塑料制品的行为,加强案件查办,曝光典型案例,销毁违规塑料制品,严惩违法犯罪行为。根据方案,海南将在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学校、医院、商超、酒店、旅游景区加强禁塑政策落实,并着重在批发市场、集贸市场、餐饮集中点等重点领域,港口码头等外来输入重点区域,以及本地企业非法生产、非法储存和批发等重点环节,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北京: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32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到,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监督石化、电子等重点行业企业依法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清洁生产项目。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动出台有利于优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产业、能源、运输和用地结构的政策,推动建立跨区域的大气污染传输监控评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协作等机制,推动完善跨区域的空气质量预报会商、重污染预警、应急联动机制。

生态环境部部长:双碳任务异常艰巨,支持有条件行业企业率先达峰:财新网报道,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愿景时间更紧、幅度更大、困难更多,任务异常艰巨。他称,中国将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制定2030年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稳步推行碳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

央行:在政策框架中全面纳入气候变化因素:财新网321日报道,央行行长易纲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圆桌会上表示,绿色金融是人民银行2021年以及“十四五”期间的一项重点工作。易纲表示,将在包括金融稳定、货币政策和外汇储备等政策框架中全面纳入气候变化因素,强化信息报告和披露,分步建立强制的信息披露制度。

在金融稳定方面,央行正在研究在对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中,系统性地考虑气候变化因素;货币政策方面,正在研究通过优惠利率、绿色专项再贷款等支持工具,激励金融机构为碳减排提供资金支持;外汇储备投资方面,则将继续增加对绿色债券的配置,控制投资高碳资产,在投资风险管理框架中纳入气候风险因素。

 

结束语

回顾本周全球能源动态:巨轮搁浅苏伊士运河,全球能源运输受阻;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谁将受益?;苏伊士运河因搁浅事故关闭,国际油价应声上涨;北方清洁取暖项目申报:连补3年,省会7亿、地级市3亿;申能与道达尔合资成立LNG贸易公司;道达尔:天然气是支持能源转型的关键一环;IEA2021年全球石油需求将激增6%;沙特阿美:将保障中国50年以上的能源安全;天然气管道运价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发改委:支持具备条件的非电网直供电用户改为直供电;“十三五”电能替代超8000亿千瓦时;电煤消耗季节性回落,预期炒作下市场价格上涨;澳大利亚遭百年一遇洪水,全球最大煤炭出口港受冲击;华龙一号海外首堆成功并网发电;2021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规模预期达9.7GW/19.9GWh;北方清洁取暖项目申报:连补3年,省会7亿、地级市3亿;水利部:2021年创建50座以上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2021年河北405亿打造85个氢能项目;青海省新能源发电量创历史新高;海南出台禁塑联合执法行动方案;北京: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生态环境部部长:双碳任务异常艰巨,支持有条件行业企业率先达峰;央行:在政策框架中全面纳入气候变化因素主要资料来源:新华网、国际能源网、国际新能源网、国际石油网、国际电力网、中国能源网、中国经济网、人民网、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