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周能源新闻

超低油价时代中国迎来重大战略机遇期 新能源汽车企业又逢春

 

(图片来源:百度)

2020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导致国际石油需求骤然下跌,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战异常惨烈,WTI5月原油期货合约价格历史上首次跌至负值。油价的快速下跌对中国经济整体和相关产业都造成了较大的短期影响,但同时也给我国提升能源战略安全、优化能源结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有必要做好有针对性的政策准备。

超低油价时代 中国迎来重大战略机遇期

短中期内石油价格可能依然弱势

新冠疫情必将导致2020年世界经济走向衰退,2021年世界经济有可能复苏,但也难以恢复到疫情前增长水平,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总体上较为疲弱。

截至2020525日,美国感染病例已超过160万,英国感染病例超过25万,意大利、西班牙新增感染病例虽然出现了下降趋势,但是随着复工复产的逐步推动,疫情出现反弹的可能性也无法消除。当南半球进入秋冬季节后,相关国家和地区如澳大利亚、非洲及南美洲国家防疫形势依然严峻。而疫情的扩散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5月的最新报告预测第二季度美国GDP增长率将下降38%;欧盟委员会在5月发布的春季经济展望中预测欧元区2020GDP增长率为-7%,英国2020年经济将萎缩8.3%

国际权威机构对2020年世界经济也给出了较为悲观的预测:4月发布的IMF《全球经济展望》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比2008-09年次贷危机时期的情况更差。全球经济增长大幅放缓、商业活动减少,将持续压抑石油需求,需求短期内恢复去年水平的可能性很小。

根据OPEC4月发布的石油市场月报数据,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预计每日减少690万桶,而且考虑到当前形势的不确定性,需求下降幅度增大的可能性也较高。

在石油需求极度萎缩的情况下,短期内供给各方达成全面减产协议的可能性较小,并且不排除南美、非洲产油国因疫情扩散、财政吃紧而增产的可能性。

在如此供给充裕、需求萎缩的情况下,2020年石油价格大概率将维持在较低水平,出现大幅反弹的可能性较小。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油价将出现单边下行趋势,主要产油国短期单方面减产等原因也可能激起原油期货多头的热情,原油期货价格可能出现阶段性小幅反弹。

当前国际石油供给-需求体系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在供给端,OPEC、俄罗斯、美国等主要石油出产国文化背景迥异、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形成一体化石油供给组织的可能性非常低,短期内通过协议减产大幅抬高油价的难度大大提高。在需求端,中国日渐增长的需求正在打破美国在石油市场上“一家独大”的买方地位,美国买方的垄断权力也在逐渐丧失。

国际石油定价体系正在从过去的“政治角力”逐渐向更具竞争性的“市场化定价”过渡,而这也意味着油价受重大政治经济事件影响的程度会更高,油价波动的频率和幅度也将比以前更高。本次新冠疫情就是石油供需新体系形成的最好注脚。

随着疫情结束、石油需求可能逐步恢复到接近疫前水平,主要产油国OPEC、俄罗斯和美国更有可能在产量上达成协议,世界石油供需将出现新的均衡状态,石油价格也将有望上涨至多数产油国的盈亏平衡线40美元/桶以上。但在新的石油供给-需求体系下,油价出现经常性波动的概率较大,大幅单边上涨并长期维持在60美元/桶以上的概率则比较小。

低油价对中国经济有利有弊

石油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对经济的影响渗透至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方面,炼油企业通过蒸馏等工艺提炼出的成品油是交通运输业的主要燃料;另一方面,石油通过化工企业提炼、加工后的产品又能成为塑料、合成橡胶以及化纤等日用商品的主要原料。因此,油价短期内大幅下跌并维持在历史低位的情况将对我国经济的多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1.PPICPI形成下行压力

根据相关研究,PPI权重最大的五个行业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8.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7.5%)、汽车制造业(6.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6.2%)、农副食品加工业(5.9%)。但由于其波动相对较小,这几个行业对于PPI整体的影响其实并不大。

真正对PPI影响较大的是上游的重工业生产资料行业。石油和化工行业整体的权重估算值高达15%,其中石油4.3%、化工11%。这说明石油价格变动对于PPI的影响非常大。

另一方面,石油化工产业链的上游炼油行业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于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大型企业,而中下游的化学工业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化工产品价格在石油价格下行阶段传导将相对较快,价格上行阶段则相对较慢。

石油价格下行情况下,化工企业毛利率提高,有激励通过主动降低产品售价提高市场份额;反之在上行情况下,化工企业毛利率比压缩,提价可能会损失市场份额,因此将更倾向于被动接受产品的市场价格,做缓慢调整。

反映在PPI的计算上,则说明当前PPI数据已经充分反应了油价下跌的影响,对后续月份的迟滞影响较小。

PPI连续数月落入负值区间,同时油价短期内料将持续低位运行,引起市场上对于通货紧缩可能性的担忧。然而,第一季度CPI同比上涨4.9%,并未出现明显的紧缩趋势。食品价格上涨是推高CPI涨幅的主要因素。

受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影响,一季度能源价格有所下降,汽油和柴油价格均下降3.6%,降幅均比去年同期扩大1.6个百分点。居民用煤和液化石油气价格由去年同期上涨转为下降,降幅分别为0.9%0.6%。一季度,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涨1.3%,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

PPI连续落入负值区间,说明工业领域已经感受到了通缩的压力。一季度CPI涨幅较高,油价对消费品价格(CPI)的影响没有对工业品价格(PPI)的影响明显,通缩压力二季度后可能会在消费品领域阶段性显现。国家为应对疫情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其积极影响将对低油价的通缩效应进行有效的对冲。

2.冲击石化行业

油价下跌导致相应的成品油以及化学中间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跌。三大期货交易所主力合约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沥青期货价格下跌幅度最大,为-41.66%;尿素期货价格下跌幅度最小,为-9.27%

从趋势上看,1月份化工中间品价格相对平稳;2月份因为疫情原因停工停产,价格波动短期内停滞;3月份则随石油价格战快速下跌。随着复工复产的逐步推进,4月起中间品价格出现了快速的反弹趋势,部分产品价格甚至回到了2月初的水平。

对石油化工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而言,油价3月快速下跌对企业盈利的冲击非常大。根据A股上市的石油化工企业公布的一季度财务数据,炼油企业由于年初高价油库存大幅贬值影响,受油价冲击最大。2020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23.18%,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211.51%;化纤企业虽然因疫情影响服装等消费品需求下滑,但受益于上游中间产品价格调整以及海外口罩生产等特殊需求强劲,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收同比上升12.27%,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62.33%

其他子行业的冲击主要来自外需订单的减少叠加库存和产品价格的倒挂等原因,随着4月份化工产品价格的反弹形势以及化工企业高价库存逐渐被消化,相关企业二季度的业绩有望出现大幅反弹。

3.给运输业减负、降低居民出行成本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2009年发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和2016年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国内成品油价格根据国际石油价格定期调整。随着国际石油价格不断走低,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调。但是受成品油40美元/桶的价格调控下限的限制,在当前在国际石油价格在20美元-30美元/桶的价格区间波动的情况下,成品油价格并没有做进一步下调。

成品油价格下调首先会对交通运输行业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降低运输企业的运营成本,为其应对疫情冲击提供缓冲空间。

对于细分行业,客运行业受疫情隔离的影响更大,需求端收缩的幅度和速度都要相对更快,最典型的就是民航业。由于需求的大幅下滑,对成品油的消耗也同比大幅降低,因此油价下跌对企业的影响并不显著。

而货运行业在疫情后恢复速度较快,交通运输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3月的货运量已经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0%左右。考虑到货运行业约80%是通过公路完成的,成品油价格下调将对整体货运行业产生积极影响。经测算,第一季度油价下调仅针对公路货运行业就可以降低成本超过120亿元。

成品油降价有利于增加居民自驾出行。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居民出行热情逐渐回升。相比长距离旅行,和人群接触少、相对自由的短途自驾游成为近期的新热点。成品油价格走低降低了出行的成本,也是刺激居民出行的主要因素之一。

成品油价格下跌还将刺激居民的汽车消费需求。虽然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但油价下跌使消费者保有汽车的成本降低,对首次购车和置换大型车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今年4月汽车销量结束了连续21个月的下降,这让汽车行业成为疫情得到控制后率先恢复的行业之一。

汽车消费的恢复一方面能降低库存,盘活4S店等销售渠道资源,保养等后续服务也将逐步恢复;另一方面,销售的恢复将拉动整车生产企业的生产,进而带动上游零部件加工、钢铁、橡胶等相关行业的复工复产。

4.能源结构优化条件下低油价的影响有限

根据生态环境部最新编制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中国石油发电占比较低,因此油价下跌在国内不会出现较大的替代效应,电力等主要能源的供应不会受到较大影响。然而油价下跌对汽车等碳排放较高行业的转型会产生短期影响。

根据中国的2030年节能减排承诺,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

为达到这一宏伟目标,我国在降低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费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通过新能源汽车补贴、碳排放指标、国六标准升级等方式在需求端鼓励清洁能源替代、提升石油利用效率。在发电端不断提升水电、风电装机容量,提升清洁能源发电占比,让电力能源从源头上更“清洁”。

从总体上看,低油价对中国经济利大于弊。

低油价的利在于能够大幅降低交通运输成本,给实体经济减负和鼓励居民出行消费,有助于疫情后生产运输的恢复和消费的回升。低油价提供了难得的扩大石油战略储备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国家能源安全水平。

弊则是对石化行业产生短期冲击,引发阶段性通缩忧虑。然而国家为应对疫情而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已经极大地激发了实体经济的活力,有效对冲了油价下跌的影响,因而出现通缩的可能性较小。

促消费+扩投资 新能源汽车产业又逢春

近期,又有一些地方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各地因地制宜,推出增加号牌、鼓励购买国六车型、推动以旧换新、开展“汽车下乡”活动、补贴新能源车型等措施,积极促进汽车消费。业内人士表示,各地出台的政策陆续落地,有望在二季度密集催化并产生效果,助力汽车销量同比增速反转向上,全年政策刺激下的汽车消费并不悲观。

刺激政策密集出台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叠加行业转型调整期影响,汽车行业发展遭遇重大挑战。此前,国家和一些地方从不同层面出台了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保障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激活汽车消费市场。值得一提的是,“促进汽车消费,大力解决停车难问题”等也被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近期,不少地方继续出台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新一波的政策潮正在来袭。

例如,520日,上海市公布《关于促进本市汽车消费若干措施》。根据该措施,上海2020年将新增4万个非营业性客车额度;有序推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工作;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加大公共领域燃油车置换为新能源汽车力度;促进燃料电池汽车加快应用;优化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营造智能汽车消费环境等。

天津市近日也出台了促进汽车消费若干措施。措施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放宽限购限行。采取新增小客车摇号指标、推动京津冀同城便利化、放宽个人增量指标申请资格、放宽企业增量指标申请资格以及完善小客车限购限行措施,释放个人和企业购车需求。二是优化汽车消费结构。采取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淘汰报废老旧柴油货车和畅通二手车流通交易三条措施,在扩大汽车销售规模的同时,引领绿色环保消费。三是营造汽车消费环境。采取推动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力度和开展促销三条措施,形成促进汽车消费的良好环境。 陕西省527日发布的《促进市场消费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若干措施的通知》中明确,鼓励淘汰更新高排放老旧机动车,有条件的市(区)对自愿提前报废更新未达到强制报废要求的家用高排放老旧车辆和公共服务领域老旧车辆,可给予适当支持;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鼓励农村车辆消费升级;放宽汽车限行规定等。

新能源汽车是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地出台的促进汽车消费举措中,新能源汽车成为被重点提及的内容。各地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全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振新能源汽车消费。

陕西省指出,加大各市(区)新能源公交车替换力度,有条件的市(区)对购买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以及无车家庭购置首辆家用新能源汽车,可给予适当支持。

天津市规定,202061日至1231日期间,居住地在天津市的人员或注册地在天津市的单位在天津新购置新能源小客车,给予每辆车2000元汽车充电消费券,全市不超过30000辆。此外,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布局建设,推动老旧小区建设公共充电桩,支持公交场站充电设施建设,三年内新建各类充电桩不少于1.5万台,2020年内新增公共充电桩4000台。

上海市规定,20201231日前,对上海车牌的消费者使用具有独立报桩电表的个人自有充电桩充电产生的电费,以及在上海市公共或专用充电设施充电并使用上海充电设施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市级平台支付结算的电费和服务费,上海市给予每位消费者5000元补贴。

此外,2020年上海更新新能源公交车2500辆左右,实现中心城区和郊区建成区内公交车全部更换为新能源车的目标;加快燃油出租车置换纯电动车型,2020年完成5000辆左右纯电动出租车上牌并投入使用。每年建设15个出租车充电示范站,并对示范站给予财政补助;支持出租车利用社会充电网络充电,2020年内,出租车利用上海充电设施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市级平台支付充电费用的,可享受0.4/千瓦时的额外补贴等。

业内人士表示,此前国家出台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等政策将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让新能源车企、经销商和消费者等都吃下“定心丸”。特别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数据中心,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这给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注入了“强心剂”。总体来看,促进消费与扩大投资的结合,将为提振汽车消费构筑良好的基础,新能源汽车产业无疑将迎来又一发展机遇期。

刺激效果逐渐显现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及前一波刺激政策的显效,车市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复苏迹象。4月份,我国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42.9万辆,环比3月增长36.6%,成为今年前四个月中走势最强的月份。

相关分析人士表示,疫情后的车市反转改变了正常季节规律,一方面体现疫情后复工复产等综合政策引导效果良好,刚需恢复较快;另一方面,各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出台,也暂时缓解了疫情后购买力不足的情况。

兴业证券在其近期的研报中表示,经测算,目前已明确出台刺激政策的省市预计2020年新增汽车销量85万辆,占2019年乘用车销量的3.7%。潜在仍可能进一步出台刺激消费的地方政策预计能拉动31.8万辆,占2019年乘用车销量的1.4%。预计今年地方政策将拉动乘用车202085万辆至117万辆销量,占2019年乘用车销量的3.7%5.1%

乘联会也表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多数地方刺激政策在近期集中生效,叠加疫情期间受抑制的购车需求回补,预计5月市场将进一步恢复,零售有望迎来去年6月以来的首次正增长。

石油与天然气市场:

渤海发现一亿吨大油田,但还没打算开发: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近日宣布,新发现的垦利6-1油田一亿吨石油探明地质储量,已由自然资源部完成评审备案。垦利6-1油田位于渤海莱州湾北部地区,是中国最大海上油田渤海油田的一部分;也是渤海莱州湾北部地区首个亿吨级大型油田。

新增一亿吨石油储量对中国石油供应安全而言无疑是件好事,但从经济性角度,新资源还需降低开发成本,方能在低油价时代具有竞争力。中海油表示,近两年已在垦利6-1油田钻探42口勘探井,证实该油田具有储量规模大、油品好、测试产能高等特点,含油面积超100平方千米。

《财经》记者还从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0883.HK,下称中海油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部了解,垦利6-1油田仍在评价之中,尚未做出最终投资决定(FID)。做出FID是一个油田进入开发周期的标志。也就是说,垦利6-1油田仍处于勘探期内,开发方案尚未确定,未来产量前景待定。

首季生产油气超千万吨 大庆油田产能建设见成效:大庆油田今年一季度完成油气当量1074.672万吨,其中,完成国内原油产量751.6874万吨、天然气产量13.2333亿立方米、海外权益产量217.54万吨,同比增产9.069万吨,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面前,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中国石油在川南地区建成国内最大页岩气生产基地: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515日传来消息:去年川南页岩气田日产能力突破3000万立方米,年产能突破100亿立方米,建成国内首个“万亿方储量、百亿级产量”页岩气大气田。据悉,川南页岩气田目前跻身国内最大的页岩气生产基地,实现了页岩气储量、产量国内“双领跑”。

据透露,近日经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文瑞、刘合等院士专家鉴定,中国石油形成的川南3500米以浅页岩气规模有效开发的理论和关键技术整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对全球页岩气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我国深水油气资源开发能力获重大突破:中国海油62日上午发布消息,随着最后一条12英寸海底管线终止封头入海,我国最大水深海底管线铺设项目——陵水17-2气田海底管线铺设工作首阶段作业顺利完工,这也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资源开发能力获重大突破。

距海南岛150公里的陵水17-2气田是我国首个深水自营大气田,这次铺管作业水深1542米,创造了我国海底管线铺设水深的新纪录。

据介绍,海底管线是海上油气输送的“大动脉”,被喻为海洋油气生产系统的“生命线”。海管铺设施工作业难度大,对焊接工艺和装备能力等要求极高。同时,随着水深增加和海床不稳定、岩石强度低等因素影响,海底管线铺设技术难度呈倍数增长。近年来,深水海域已成为全球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接替区域,海管铺设是检验一个国家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能力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次铺设海管的陵水17-2气田是我国近年重要的油气发现之一,探明地质储量超千亿方,海管铺设项目预计于2020年底前全部完工。

欧亚经济联盟拟于2025年前建成统一油气市场:欧亚经济委员会一体化与宏观经济委员(部长级)格拉兹耶夫当天接受白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表示,能源价格波动将加速欧亚经济联盟统一石油天然气市场的谈判进程,统一市场有望于202511日前正式建成。

格指出,在市场剧烈波动的背景下,欧亚经济联盟各成员国意识到,各方越快达成共识,能源市场就越能早日趋于稳定,这对于各个工业领域都非常重要。

格强调,无论国际市场如何波动,联盟各成员国应当自行确定定价条件。必须实现对能源价格的统一监管,为整个联盟的经济增长做出贡献。联盟最晚将于2024年内解决这一问题,不排除提前达成协议的可能。

俄罗斯2020年一季度石油出口收入下降13.6%俄罗斯联邦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同比下降13.6%,至256亿美元。

数据显示,与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1-3月该国的石油出口减少了5.8%,至6310万吨。该国的石油出口收入在2019年也比上一年下降了6%,降至1210亿美元。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约占俄罗斯联邦预算的40%

俄罗斯联邦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之一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的管道天然气出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从1月到3月下降了24%,至466亿立方米。

与去年同期相比,该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的天然气出口收入也下降了51%,至68亿美元。与前一年相比,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2019年的净利润下降了17%,降至1.2万亿卢布(170亿美元)。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是该国唯一一家获得合法授权通过管道出口天然气的公司。

煤炭与电力市场:

新疆一年产600万吨煤矿开工 煤炭产业集中度提升:527日,国家级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年产600万吨井工煤矿开工。新疆作为我国煤炭重要产区,正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优化煤炭生产布局。

这一煤矿是阳煤集团投资建设的五彩湾一号矿井,位于新疆面积最大的整装煤田区域,是山西省产业援疆重大项目。项目总投资逾50亿元,总体规划批复规模年产1500万吨,其中一期建设36个月到40个月,年产600万吨。

项目负责人罗树宏在当日开工仪式上介绍,一号矿井煤质具有低灰分、低硫、高挥发分、高发热量、低钠、低钾等特点,是五彩湾矿区及周边地区稀缺的优质电力、化工用煤。

去年以来,随着我国煤炭生产结构调整,新疆、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等地煤炭产量持续增加。新疆一批年产30万吨以下煤矿退出,安全、高效、环保的大型煤矿产能逐步提升。

新疆预测煤炭资源总量约2.2万亿吨,占全国的40%。近年来,随着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一些龙头企业先后进驻,新疆煤炭产业结构得以不断优化,煤炭工业实力不断增强。

我国首个煤矿井下5G网络在山西建成:山西阳煤集团、中国移动山西公司日前宣布,在新元煤矿井下534米处开通了我国首个煤矿井下5G网络,这也是目前地下最深的5G网络。

具有广连接、大带宽、低时延特点的5G技术,恰恰契合煤矿智能化需求。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说,“5G+煤矿可以实现井下多路高清视频同时上传,看井下就像在看地面一样,使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在煤矿应用成为可能。

相比地面基站,煤矿井下条件复杂,无法使用卫星定位系统进行精确授时,对数据上传、下载的要求也不相同。中国移动山西公司董事长魏春辉说,经过与华为公司等合作伙伴共同研发,井下基站数据上传、下行峰值速率分别达到1100 Mbps300 Mbps以上,传输时延小于20纳秒,并于4月底首家取得5G网络设备隔爆认证。

市场煤炭供应减少 现货价格大幅上涨: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发布的《CECI指数分析周报》(2020年第14期,下同)显示,多重因素影响下煤炭生产有所减少,环渤海港口库存继续下降。复工复产加快、气温升高叠加水电生产大幅下降,火电出力继续回升,火电厂生产及日耗增加。电煤市场供应偏紧,部分煤种资源比较紧张,现货成交价格继续大幅上升。

CECI指数分析周报》认为,当前国内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大部地区特别是江南华南地区降雨天气增多,火电出力和电煤需求增长可能受到一定抑制,但部分煤炭企业停限产、进口煤通关政策趋紧等因素夹击,影响电煤供给总量明显,预计电煤市场供需平衡偏紧。建议继续跟踪国际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国内复工复产情况等用电需求影响因素,密切关注全国“两会”后国内煤矿生产及北方港口库存恢复情况,加强电煤消耗和库存数据分析预测,提前做好电煤采购,保证合理库存,为全国“两会”和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供应提供坚强保障。

山西能源革命试点成效:煤炭先进产能占比68%据山西经济日报报道,2019年,山西全省煤炭退出产能2745万吨,“十三五”以来累计退出产能11586万吨,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68%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介绍,全省上下全力推动能源结构、效率、动力、制度变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能源供给质量不断提升。2019年,全省煤炭退出产能2745万吨,“十三五”以来累计退出产能11586万吨,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68%。电力产业加快优化升级,去年淘汰落后煤电机组110万千瓦,“十三五”以来累计淘汰400万千瓦。新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去年底全省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分别达到1251.48万千瓦、1087.77万千瓦,占全省装机比重分别比上年末提升1.6个、1.9个百分点。

欧洲气候分析组织:欧盟必须加快淘汰煤炭:欧洲气候分析组织(Climate Analytics)发布煤炭行业新报告称,除非目前在该地区运营的燃煤电厂中至少有四分之一在未来3年内逐步淘汰,否则欧盟没有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希望。

报告认为,尽管欧盟在2000年至2014年期间将其发电厂的煤炭使用量减少了11%,但这还不够快。“尽管煤炭在欧盟电力结构中的作用一直在下降,但要符合《巴黎气候协定》的煤炭排放,必须加快淘汰煤炭。”

“如果现有的燃煤电厂按计划继续运行,到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预计将超过85%。”

气候分析在报告中表示,到2030年,欧盟几乎所有300多个燃煤电厂都需要逐步淘汰,新的燃煤设施计划也需要放弃。

广东深圳供电进入“5G”时代:在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的500千伏鹏城变电站,工作人员在电脑上轻轻一点,站内的巡检机器人瞬间自如地开始工作。只见它沿着设定的轨迹缓缓前进,头部摄像头不时转动,对设备上的开关、压板、指示灯、仪表等进行识别和读数,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担任信号传输的“使者”是5G网络。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创新及科技信息部总经理章彬指出,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积极把握5G产业发展机遇,探索“5G+全栈国产化+智能电网”各类应用场景,计划到2025年实现5G在电网应用示范中走在南网前列,打造成全国“5G+智能电网”应用先行示范样板。

巡检仅是电力行业依托5G网络开展的具体工作之一,聚焦到智能电网领域,尤其在智能配用电环节,5G技术为配电通信网“最后一公里”无线接入通信覆盖提供了一种更优的解决方案,智能分布式配电自动化、低压集抄、分布式能源接入等业务未来可借力5G取得更大技术突破。

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四年累计实现释放“电改”红利293亿元:近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0年省内市场化年度交易结果。共有8198家市场主体参与省内年度市场交易,其中发电企业232家、用户7863家、售电公司103家。成交电量852亿千瓦时,其中水电成交电量696亿千瓦时,占比超八成。

记者了解到,自20165月成立以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克服电力供求失衡、电价体系复杂和市场主体成熟度低等问题和困难,加快推进四川电力市场建设,创新交易品种和方式,增强交易平台功能,并积极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运作,促进四川清洁能源消纳。四川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交易电量逐年攀升,四年已累计实现释放“电改”红利293亿元。

据统计,四川电力交易中心成立初期,电力交易平台注册生效的市场主体仅666家,市场化交易电量452亿千瓦时。截至20205月底,四川电力交易平台注册生效的市场主体已达9378家,较2016年增长了14倍,全年交易电量规模将超过1000亿千瓦时,较2016年增长121.24%,交易规模和运营水平已跻身全国前列。

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市场:

3亿千瓦时云电即将入琼 海南今年计划受入云南清洁水电15亿千瓦时:6月起,云南清洁水电再次通过500千伏海底电缆送入海南,当月购入电量约3亿千瓦时,今年云电入琼序幕拉开。今年611月,海南计划受入云南清洁水电1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0%

20196月,海南电网公司首次购入云南清洁水电,去年累计受入10亿千瓦时,有力支撑海南自贸港建设。

云电入琼将有助于改善海南能源结构,降低海南整体的供电成本。截至目前,海南全省发电装机容量共计960.9万千瓦,同比增长5.5%。其中,气电占12.8%、核电占13.5%、水电占15.4%、其他新能源占22%(含风电、太阳能、生物质)

生物质能预计将占到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的30%2020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报告》(简称报告)指出,生物质能在供热和交通的占比和影响力远大于其他可再生能源,预计将占到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的30%。到2023年,生物质能将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主力。

从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现状来看,截止到2019年底,全国已投产生物质发电项目1094个,较2018年增加192;并网装机容量2254万千瓦,较2018年增加473万千瓦;年发电量1111亿千瓦时,较2018年增加204亿千瓦时;年上网电量934亿千瓦时,较2018年增加162亿千瓦时。

报告建议,恢复生物质发电补贴优先级,给予在建项目政策调整缓冲期。新增项目应建尽建,尽快完成已投运项目的补贴确权。完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鼓励生物质发电参与电力体制改革。同时,完善税收优惠,出台鼓励生物质热电联产政策。优化生物质热电联产供热价格体系,制定农林生物发电专有排放标准。

内蒙古光伏扶贫村级电站进入收益期:从自治区扶贫办获悉,内蒙古加快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信息监测工作进度,截至428日,全区430座村级电站全部完成信息监测数据接入工作,接入率为100%

据了解,内蒙古430座村级电站共计接入逆变器7582个、设备平均发电能力109.8%,现已全面进入收益期。2020年第一季度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405小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信息监测运行数据的接入,可实现对光伏扶贫电站建设、运营、维护等方面的监测和管理,全面掌握电站运行及发电收益情况,为各级能源和扶贫部门提供光伏扶贫工作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撑,提高光伏扶贫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2016年,内蒙古光伏扶贫工作启动,现已全部建成并网164.7万千瓦。目前,31座集中电站和430座村级电站全部纳入国家财政可再生能源补贴目录范围,涉及11个盟市43个贫困旗县,可带动2187个贫困嘎查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并持续收益20年。

澳大利亚启动3GW可再生能源项目: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政府已经启动了一个开放项目,以评估与3GW中西部可再生能源区(REZ)合作的太阳能、风能和储能开发商的兴趣。政府已要求开发商在65日前提交项目意向书,就该州可再生能源试点区的新基础设施投资进行磋商和协调。

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制定了一项长期计划,在该州的中西部,新英格兰和西南地区建设三个可再生能源区。第一个3GW的保留区将在该州中西部地区的Dubbo附近建立。在西南部的REZ(Hay镇附近)可以再增加4950兆瓦的发电量,在新英格兰的REZ镇的阿米代尔附近可以再增加5500兆瓦的发电量,政府承诺将加快开发第一个可再生能源区(REZ)

中西部地区是澳大利亚第一个协调可再生能源区(REZ)的规划位置,大约4500MW项目或已批准或在规划系统中。一旦完全开发完毕,预计试点项目将价值约44亿美元,足以为130万户家庭提供电力。目前,政府正计划与系统规划人员合作,确保在该州内建设足够的配套基础设施,以支持中西部地区的计划。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北京深入推进建筑领域节能减排:为促进北京市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联合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财政局印发了《北京市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绿色生态示范区项目市级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新增装配式建筑奖励政策,提高绿色建筑奖励标准,完善绿色生态示范区奖励管理,持续推动北京市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和绿色创新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1912月,全市累计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工程建筑面积近2.5亿平方米,其中已竣工绿色建筑面积7586万平方米;全市通过绿色建筑标识认证的项目共409项,建筑面积达4718万平方米,二星级及以上项目建筑面积占比达93%,其中运行标识52项,设计标识357项,运行标识数量居全国首位。

在奖励政策的支持下,北京市创建了一批影响力大、辐射性强、特色鲜明的绿色建筑创新示范项目。累计37个项目获得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首位。

为持续加强绿色建筑奖励政策的引导作用,鼓励建造更高标准更高品质的绿色建筑,北京市奖励政策进一步加码。

包钢股份余压余气节能减排CCPP发电项目启动:近日,包钢股份余压余气节能减排CCPP发电项目举行启动仪式,标志着该项目主体设计及设备制造正式启动。

此次启动仪式对项目执行手册、项目官方名称、项目计划、交货计划等进行讨论和确定。该项目经过多方探讨,预计16个月后第1台机组到达现场,20225月底第1台机组投产运行。

余压余气节能减排CCPP发电项目的燃料为高炉煤气、焦炉煤气的混合气,同时具备发电和供汽能力,是钢铁行业余能发电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也是一项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显著的节能环保工程,既切合国家节能环保政策,也符合包钢自身节能环保战略发展的需要。

欧盟力推经济“绿色复苏”:日前,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呼吁,欧盟应坚持将实施“绿色协议”投资计划视为经济复苏的第一要务,以达成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的气候目标。截至目前,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十几个欧盟国家均表示响应,称要将落实“绿色协议”作为“后疫情时代”的首要任务。

据了解,自今年1月欧委会正式公布欧洲“绿色协议”投资计划以来,欧盟的“绿色雄心”吸引了各国目光。该计划总投资规模预计将达到1万亿欧元,在未来十年内陆续投入,以帮助欧盟国家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其中,降低化石能源使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以及开发氢能等低碳能源将是该计划重点。分析认为,欧盟此举将有助于降低欧盟经济对外依赖度,并将有利于打造更为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

结束语

回顾本周全球能源动态:超低油价时代 中国迎来重大战略机遇期;促消费+扩投资 新能源汽车产业又逢春;渤海发现一亿吨大油田,但还没打算开发;首季生产油气超千万吨 大庆油田产能建设见成效;中国石油在川南地区建成国内最大页岩气生产基地;我国深水油气资源开发能力获重大突破;欧亚经济联盟拟于2025年前建成统一油气市场;俄罗斯2020年一季度石油出口收入下降13.6%;新疆一年产600万吨煤矿开工 煤炭产业集中度提升我国首个煤矿井下5G网络在山西建成;市场煤炭供应减少 现货价格大幅上涨;山西能源革命试点成效:煤炭先进产能占比68%;欧洲气候分析组织:欧盟必须加快淘汰煤炭;广东深圳供电进入“5G”时代;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四年累计实现释放“电改”红利293亿元;3亿千瓦时云电即将入琼 海南今年计划受入云南清洁水电15亿千瓦时;生物质能预计将占到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的30%;内蒙古光伏扶贫村级电站进入收益期;澳大利亚启动3GW可再生能源项目;北京深入推进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包钢股份余压余气节能减排CCPP发电项目启动;欧盟力推经济“绿色复苏”。 主要资料来源:新华网、国际能源网、国际新能源网、国际石油网、国际电力网、中国能源网、中国经济网、人民网、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